大学中的迷茫与前进

写下这篇bolg时,我很迷茫。我不是一个爱写日记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的人,甚至平时发一个朋友圈也要思前想后这样会有什么不可控的后果。但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下这个,大学以来(其实也是有生以来)这是我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blog。

为什么迷茫?这还要从大学之前说起。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,在高中时,我曾对大学生活有着很深的憧憬,大学生对我的整个家庭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目标,还是一家人的希望和生活动力。所以,我拼尽全力来到了北京来上学,有着自己对大城市的向往,有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。

所以,在这样的心态下,整个大一生活中,我的目标十分明确——也 就是我在高中时就坚定着的初心——成为一名优秀的人,不负所有人的期望。我每天练习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英语、编程……周末泡图书馆,晚上闭馆后到操场上跑步,可以说是以高三80%的状态(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,我很难做到100%的状态)来度过了大一的生活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我发现了许多与我曾经的认知不符的地方。原来,出生于河南乡村这样一个闭塞的地方,限制了自己的想象。大学不是仅仅靠着一股脑的看书做题来学习,而是将整个人的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。这里有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,他们达到了我理想中的样子;甚至同学、到了大二甚至是大一的学弟学妹们,也都有着自己很亮眼的闪光点。此时,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,我发现自己的行为有许多都是在原地踏步然后自我焦虑,到头来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,但是做成的很少,成功的也并不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,更多的是因为机会无足轻重,竞争压力小,然后有了自己的空子而已。

经过了这几天的不断迷茫、碰壁、无助,我逐渐发现,自己很多时候是因为在手机中花费了大量时间:吃饭时,自习时,上课时,甚至是睡觉前,都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,打开微信、QQ、知乎、B站、抖音……然后就这样一直刷下去,直到自己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,然后又开始焦虑,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是好,就只好接着刷手机……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,时间都浪费掉了,却没有任何收获。从几天后的各种考试、比赛、活动频频出现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,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有些改变,但该怎么做?这就是迷茫的根源吧。

我是一名不甘于平凡的人,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些非常有魅力的人影,乔布斯、马斯克、李彦宏、雷军……从他们的传奇人生中,我不禁思考,为什么他们在大学后能够很快在社会中创出一片天地,而我却在小小的211的普通学院里没有丝毫傲人的成绩?在晚上我放下手机在操场上边散步边思考。思考中,我也慢慢地发现了自己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,坚持下去,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。思考中,我也渐渐明白了笛卡尔的那句看似唯心主义的话“我思故我在。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,几天的沉心思考,我也看清了一些曾经藏在迷雾中的朴实的真理,用心坚持做好一件事,你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。

为什么自己就在大一刚入学时那么目标清晰(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),现在却有了迷茫?是因为自己在坚持的过程中,积累了一些陋习,久而久之,特别是两次假期里,优秀习惯没能很好地坚持下去,而陋习却在不断地积累,最终养成了上课、自习、吃饭时离不开手机地习惯。现在想想,自己只有真正地把优秀的习惯坚持下去,那么自己花费的那么多时间,怎么只会是现在的一点效果?从现在开始,我还有物理竞赛、各科作业、期末考试、以及本来想着这学期找一个女朋友的目标……真的还有许多事要做,哪里有时间去迷茫,在一件一件的事情解决中获取乐趣,在乐趣中不断进步,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一条正确的方向吧。
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在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的时候,我便确信初心不改,我便不会一直迷茫,用尽各种办法,让属于我的人生奔跑起来,不断地前进,并乐在其中。